■文章標題:心情好時,我們回家
大學時候,我在陽明山上讀書。18 歲的年紀,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,第一次 離家在外求學,心情總是不安。
後來,我加入了社團(服務性社團),加入這個社團的時候,社上還蠻「簡單 」的。其實,就是人丁有點單薄,我們這一期的招生狀況不是很好,業績很差
,一共只有了三、四個新人。
後來,不知怎的,我開始喜歡泡在社辦(社辦剛好就在宿舍樓下),看著大家 在忙,我也幫忙。天冷了,一起躲在社辦吃火鍋、煮燒酒雞。喜歡跟在老骨頭
後面滴溜滴溜打轉……。
我開始比較不想家了。
我在這裡找到了認同,找到了溫暖,找到了依戀……
當時只覺得在這兒好快樂、好好玩。覺得愉快的地方,當然樂意繼續待下去, 就這樣,社團伴我渡過大學的頭兩年。
大三以後,搬到山下,跟社團間的距離慢慢拉開了。雖然還是回學校,雖然還 是泡社辦,不過那種感覺卻淡了……
大四畢業前夕,與老師交談,老師問了我「你為什麼走社團走這麼兇」?我愣 了一下。
一瞬間,我有了答案:「在社團的日子裡,我找到家的溫暖」。老師略顯驚訝 的看了看我。微笑說,這樣的答案倒是第一次聽到。我也笑了,原來這些日子
以來,我還有一個家,一個連自己都沒發現的溫暖港灣。
「心情好時,我們回家」,這是我們社團的名言。
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,覺得大惑不解,回家光明正大,心情好壞都要回去 …如果家是社團,那更要包容社員的心情。
不過,現在回頭看這句話,卻是別有滋味在心頭。
心情好時,記得回家。把好心情帶給家人。所有的不愉快與傷悲,都與家人無 關,讓自己在家的時候完全輕鬆享受「家」給自己的幸福與美好……
心情好時,我們回家……
|